服务热线

  13816536734

  公司邮箱

  479498864@qq.com

     名片二维码

   

从双11到脱5,好做的生意在哪里

发布日期:2022-12-04 09:39:42   作者 :在在本在    浏览量 :518
在在本在 发布日期:2022-12-04 09:39:42  
518


2022年的“双十一”,这里的黎明静悄悄

“双十一”,是电商系造节神话的标志。网上有张统计表,从2009-2019年,天猫“双十一”成交额达到2684亿,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%以上。

双十一历年增长曲线 2009-2019)

2021年,“双十一”也还是一副热热闹闹的场景:各大地铁站、各类APP都充斥着双十一的广告;品牌商超过500万家,品牌达到25万个;整体销售提前10天,时长延长3天;车和房首次参与“双十一”,成为带动GMV增长的重要品类。

据有关方面统计,2021年“双十一”天猫成交额达到5400多亿。

2022年,往年红红火火的“双十一”低调了很多。虽然最后曝出的总成交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,但在商家和用户体感上,都有种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”的感觉。特别是受疫情影响,物流停滞,出现大批停滞订单、退货订单,更让买卖双方对“双十一”的好感度下降许多。

5的黄昏,史上最水的一届脱口秀大会

电商行业迎来拐点,娱乐圈也萎靡不振。就连曾经风靡网络、金句迭出的现象级娱乐活动——脱口秀大会,也在口水战中悄然谢幕:被鲁豫称为“文本最佳、最有望夺冠”的鸟鸟自称“不想当冠军”,不想成为“水军”(史上最“水”的脱口秀大会的冠“军”);尽管一路够稳,决赛表现却一般的呼兰,在看似众望所归中得了冠军;更有人说,因为冠军早已内定,所以演员们放弃挣扎,表现不佳。

不管怎么样,从开播到结束,网友们一水儿的“不好笑”“看着生气”,“五季以来首次跌破6的豆瓣评分”,对于一个主打“快乐五分钟”的脱口秀节目来说,脱口秀仿佛进入众神的黄昏,这无疑是致命的。

 

 

“鸟鸟的文本”不如“绝美的志胜”,“不卖惨就没啥可卖”的何广智,全是“内部梗”的王建国,加上“全是存货”的邱瑞,还有颁奖致辞上有些“意难平”的周奇墨,我们记住了一个个脱口秀演员的名字,却记不住有哪些可以流传的段子。

何以如此?

主观上,脱口秀演员缺少新人注入,老队员经过长期密集输出,早已经处于灵感枯竭状态,“为赋新词强欢颜”,难免差强人意。

客观上,随着脱口秀连续举办到第五届,观众对老面孔审美疲劳,缺乏新鲜感;同时,受众多元化后,用户需求也呈现多元化趋势,所谓“众口难调”,当舆论声音出现“互搏”现象,杂音较多,道好的声音会被批评的声音掩盖。毕竟,说“好”只有一种表达,“不好”却有无数个表达。


业绩指标完不成,好做的生意在哪里

曾经,“双十一”如此红红火火,“脱口秀”这般一鸣惊人,但就像事物总有生命周期,总会盛极而衰,特别是当下受疫情影响,一大波企业年终业绩指标完不成,这不禁让人感慨:这世上有好做的生意吗?

套用一句互联网人深信不疑的圭臬:流量在哪里,生意就在哪里。

“双十一”挖空心思造节,搞各种层出不穷的营销活动,设计堪称奥数题的抢红包、预售模式,无非就是让流量在某个节点聚拢到某个平台。

“脱口秀大会”,从一开始岌岌无名,只在小圈层内嗨,到现在成为全民狂欢的盛会,无非是做大了流量。流量来了,赞助商、广告商也就来了。

“流量在哪里”这个话题,包含“流量怎么来”、“流量怎么留”的问题。很多人思考流量密码,思考的也正是这两条。


流量怎么来?

看过《乌合之众》的人都知道,在群体中,人的感情和行动很容易被传染开,人很容易听凭另一种陌生的力量所主宰,人甘心被各种激烈的言辞和虚假的形象所打动,信奉他在理智尚存的情况下决不会相信的一切。群体相信一切不可能的事情,相信一切不合逻辑的事情,相信一切不合情理,相信一切不存在的事情。

任何一种感情和行动——只要这种感情与行动不合常理——都会很容易传染开了,其程度之强,足以让一个人随时准备为另一个人他毫不相干的人做出牺牲。

换句话说,人在群体中,是丧失理智的,极易被煽动的。直白一点说,我们打造品牌,我们做营销,其最终目的就是让目标用户相信我们,进而影响目标用户做出选择和购买决策。

基于《乌合之众》的理论,消费者在群体环境下更容易受影响。换句话说,当一个品牌已经聚拢了一定的人气,流量更容易聚集,另一方面,当流量聚齐后,人更容易在群体情境下做出平常不太容易做出的决策。

因此,我们语气思考流量怎么来的问题,不如思考流量在一开始是怎么来的,也就是从0到1的过程是怎么实现的。

消费者其实不介意被推介,消费者也需要信息的输入、需求的刺激,以此帮助他做决策。那么,为什么营销越来越难做了?

我们回到从0到1的过程,消费者需要什么信息?会受什么样的信息影响?

或者说,流量最初的密码是什么?

首先,应该是新鲜感

消费者不介意被推介,但消费者厌倦无底线的重复推荐。一切新鲜的东西,都是能带来无穷生命力的。最初的“双十一”如此,脱口秀也如此。消费者/目标用户厌倦熟悉,厌倦重复,有新鲜感的品牌或活动,有新鲜感的渠道或产品,有新鲜感的画面或文案,有新鲜感的表达,才会吸引关注。

甚至我们谈定位,也是因为给予了产品或品牌以一定的新鲜感。

觉得新鲜,才会吸引关注。吸引,就是流量最重要的密码。

我们做营销,就是要给消费者源源不断的新鲜感,进而吸引流量。

其次,应该是选择权。

消费者不介意被推介,但消费者介意被迫被推介。当一切看起来别无选择,很可能带来逆反效果,宁可选择比你差的,也不选择你,因为我厌烦了自己别无选择的样子。

现在,很多人做私域,第一步是用企业微信加对方为好友,第二步是定期发各种广告。

这其实是一种吃力不讨好。

对于用户来说,我可以选择加你为好友,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。换句话说,当我需要你的时候,我希望自己找得到你,可以由我来主动选择你,当我不需要你的时候,烦请你不要来打扰我。

毕竟,广告发得多了,难免令人厌烦,甚至可能出现真有需要的时候不找你,或者干脆一删了之的现象。

尊重消费者选择权,就是要做到少骚扰。如果一定要骚扰,请参考第一条——新鲜感,做到吸引用户,让人家觉得好玩有趣,并没有感受到被骚扰、被冒犯。

再次,应该是共鸣感

人之为人,生而有情。当你的品牌表现出一定的人格特征,是颠覆者的形象,是创新者的形象,是娱乐者的形象,不同的形象,可以吸引不同群体的关注。或者,当你在某件事件/一系列事件/某个自有IP中表现出不同凡响的特征,体现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,又或者提出了独特的价值取向,引发了少部分或大部分人群的认同,激发了的共鸣,甚至掀起了一定程度的模仿,那么,就会形成强大的传播效应,吸引并集聚更多的流量,甚至引起更进一步的破圈。

尽管,破圈往往意味着品牌生命周期有可能走向衰弱,甚至灭亡,但在彼时,则可能是品牌走向极盛的标志。其流量,惊人。

以上,算是草就一篇我对流量密码的认识。

好流量,带来好生意。

就这样。


联系我们
QQ:
邮箱:
地址:
赋能中小微企业,我有资源/需求
479498864
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738号裕安大厦3F-R033
电话:
13918330748
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
回到顶部